对于历史来说,正是因了那些不识时务者的任性,方才在泥泞中趟出一条路来。
有钱,任性。古今皆同。
《世说新语·汰侈》记载了很多任性的有钱人。石崇与王恺两土豪比着糟蹋东西,你用饴糖洗锅,我就用蜡烛当柴;你用丝绸占地,我就用锦缎铺路,怎么暴殄天物怎么来。
历史上,最悲凉的任性莫过于忠臣的死谏了。常言道,“文死谏,武死战”,很多文臣便死在这句话上。三国时,刘备入川,刘璋欲出迎,黄权、李恢先后谏言不可,皆被斥退。刘璋出城门,又有王累用绳索将自己倒吊于城门之上,一手执谏章,一手仗剑,口称如谏不从,就自断绳索,撞死于地。可惜这样的死谏,还是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,王累惨烈自戕。后人有诗叹曰:“倒挂城门捧谏章,拼将一死报刘璋。黄权折齿终降备,矢节何如王累刚!”这样的任性,让人唏嘘。
武将中,岳飞的任性无可匹敌。他完全无视新领导与金国作战点到即止的暗示,任性地一再抗命,12道金牌使他成为历史上获奖最多的运动员,却遭到了终身禁赛的处罚。最终一代名将没有醉卧沙场,却惨死在风波亭里。有人天真地以为,岳飞死在秦桧之手,其实,若没有皇帝的首肯和默许,谁能够动得了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?
史官任性也疯狂。《左传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春秋时期,齐大夫崔杼轼君,大史官写下“崔杼弑其君”,崔杼将其杀了,史官的两个弟弟也是史官,秉笔直书,接连被杀。最小的弟弟站出来,继续书写。崔杼无奈,放了他。一个南方的史官,听说齐国史官接连被杀,担心历史被篡改,拿着笔墨竹简,星夜兼程赶往齐国,后听说历史被如实记录才返回。
本来与己无关,却偏要迎上前去直面生死,这样的任性多有血性。联想到另一位任性的古人,谭嗣同变法失败后本来可以逃掉的,却任性留了下来,喋血菜市口,口呼:“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;死得其所,快哉快哉!”
对于个人来说,任性有害,但对于历史来说,正是因了那些不识时务者的任性,方才在泥泞中趟出一条路来。
(《中国新闻周刊》2015年第2期)